家长上夜校 学习做父母 点亮乡村家庭教育灯塔

Nov 10, 2025

家长上夜校,学习做父母。云南推行乡村“家长夜校”,利用晚间或适宜时段为群众提供优质家庭教育服务,探索以家庭“小细胞”打通基层“末梢神经”的新路径,成为家长愿听、孩子喜欢、社会认可的品牌活动

家长上夜校,学习做父母。云南推行乡村“家长夜校”,利用晚间或适宜时段为群众提供优质家庭教育服务,探索以家庭“小细胞”打通基层“末梢神经”的新路径,成为家长愿听、孩子喜欢、社会认可的品牌活动。

云南集边疆、民族、山区于一体,农村家长受教育程度低、家庭教育理念陈旧等问题普遍存在。通过整合资源,云南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参与基层社会治理,探索“家长夜校”文明实践品牌项目,点亮乡村家庭教育灯塔。

2024年7月,红河州红河县甲寅镇龙美村第一期“家长夜校”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讲,老师将家庭教育理念、法律等知识用哈尼语讲出来后,家长们眼睛亮了起来。一年多来,课程内容不断丰富,家长在轻松氛围中“充电”。

目前,率先试点的红河县累计开展乡村“家长夜校”780余场次,5.6万名家长参与。参与模式从“干部挨家动员”转变为“群众抢着来”,有时座位不够,家长就自带板凳旁听。“家长夜校”聚焦乡村,从家长抓起,帮助他们形成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、精神面貌,带动群众提升综合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。

自今年3月起,云南在全省推广乡村“家长夜校”工作。保山市首期“家长夜校”吸引400余位家长参加,心理学专家讲解“做高影响力的父母”通俗生动;大理州弥渡县以情景剧《别人家的孩子》吸引300多名中小学生家长参加活动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,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、群众愿来爱来、听懂会用的课程。

今年上半年,云南全省开展“家长夜校”逾千场次,参加群众逾10万人次。农村家长综合素养和能力得到提升,社会治理和家校合作进一步深化,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共识逐渐深入人心。这一探索为基层治理赋能蓄力,凝聚起乡村文化振兴强劲动力。